踏進木木的家,我第一個被觸發的五感其實是嗅覺,木木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放置了擴香或蠟燭,但這些香氛卻又保持著剛剛好的距離,彼此互不干擾。所以在 House Tour 中,我一邊聽著木木分享對空間的每一個感想與使用現況,一邊也進行了一趟舒服的香氛巡禮。
我喜歡注意每一個屋主特有的生活痕跡,包含使用的香氛、收納的方式或是空間中別具風格的物件,這些生活痕跡可以讓我更快地了解到他們的生活習慣與個性,而在這個過程中,我也意外地發現除了顯而易見的線索外,那些起眼或不起眼的物件、畫作,也往往別具意義。
我在客臥的五斗櫃上看見一幅字畫,字句中強烈的對比引發了我的好奇心,讓我不禁向木木問起。
「這是反送中的時候寫的,」木木將字畫中的句子唸了出來:「即使這是一個最壞的世界,還是要做一個最好的自己。」她不快不慢的念著,每個字都擲地有聲。
「香港反送中的時候,我們被強調要服從,就算幾百萬的人上街遊行依然沒辦法改變。對我這樣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來說,我心裡很不習慣,並覺得很荒謬,怎麼可能畫個圖就被抓呢?怎麼可能?我想不到香港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?世界怎麼變成這個樣子?」
我們靜靜地聽著木木回憶,她明明就站在我們面前卻感覺離得很遙遠,對身在台灣的我們來說,那是我們無法全然同理、想像的處境。
「反送中時有一波移民潮,有很多人會來問我問題,我就在我的名片背後印了這句話。我想跟他們說,即便我們從前的家已經毀壞了,也不要屈服妥協,要繼續做我們最好的樣子。」